她的孩子进入高中以后,学习成绩下滑,同学相处不融洽,因此感到自卑,常独来独往。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登陆校园网并接受了相关心理测试。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徐老师根据网上测试情况,觉得有必要与他谈心交流。后来,经过老师耐心疏导,他心情开朗了许多,并且又多次主动到咨询室接受过辅导,现在还在班里当了班干部,精神面貌改变非常明显。
随着学校校园网建设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学校展开了网络心理咨询、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办心理网站等多种新形式的心理教育。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网上建立的“微笑在线”心理网站构建了学校网络心理预警系统,先后成功调整和纠正10多位同学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校园网正在成为学校心理教育的一个新平台。
网上咨询无心理包袱
“我不敢去找心理老师,但是我愿意通过学校的校园网与心理老师进行交流。在网上交流,老师也不知道我是谁,所以我可以很放松,把我想说的都说出来。”北京十七中的一位学生对记者说。
他告诉记者,很多同学都在网上进行过心理咨询。
利用校园网进行心理咨询是一种新的尝试,在网上的心理咨询不用暴露身份,具有很好的私秘性,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北京十五中的心理老师吴晓东告诉记者:“基于网络的心理咨询避免了面谈式咨询中学生的紧张感,更容易发掘出学生潜在的问题。另外,还便于整理咨询记录以及留存咨询过程。”
福建省大田一中是在中学中开展网络心理咨询活动效果较好的学校之一。大田一中的心理老师刘创标总结了他们最近半年的实践经验:“对一部分不敢或不愿当面咨询的学生来说,这是个倾诉的机会;对教师来说,可以了解更多同学的心声。”
当然刘老师也指出了一些不足:“由于网络咨询毕竟不是面对面的交流,缺乏情感的沟通,容易造成说教的感觉。”他还向记者展示了一组对比数据。在没有开展网络咨询以前,心理咨询室总是人员寥寥,随着今年4月咨询网络的建成,半年间网络咨询的人数超过500人次,问题数达到1000多个。从咨询效果看,对于一般性的问题或心理困扰,其效果是良好的;但对部分需要深入辅导的问题,效果不如当面咨询好。
但刘老师觉得,在中学生中绝大多数的问题是一般性的,网络心理咨询卸掉了他们心中的包袱。
建“心理档案”省时省力
心理老师在网上进行简单的任务设定,花费1分钟;心理老师给学生讲解了一些测评的注意事项,花费3分钟;学生进入机房打开电脑,进入网络,开始测试,完成了两份心理调查问卷,花费30分钟;心理老师通过校园网立即形成了学生心理档案所需的数据。
仅仅三十多分钟,心理老师就可以利用在校园网上安装的中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完成初一年级两个班学生的心理档案的初步建立。但据八中怡海分校的心理老师介绍,在没有校园网以前,这个程序大概需要几天的时间。没有校园网,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学生心理档案,并且去查询每一个学生的信息,同时还能对学生的心理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网上辅导成效初显
北京十五中 “绿洲在线”心理网页,就链接在校园网上。通过心理网页,学生可以了解到最新的心理新闻;学到相关的心理保健知识;懂得如何去和师生、家长进行交流。此外,心理网页还专门为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同学开设了心理影片、心理学家介绍以及心理书籍推介等版块。
十五中许多同学都利用课余时间登陆“绿洲在线”。记者在校园内随机采访了五位同学,他们都知道这个网页,其中三位还访问过。一位同学告诉记者:“在网上获得知识是主动的,比起在课堂上被动的获得知识要印象深刻得多。”
福建省大田一中也在校园网上开设了心灵驿站栏目,宣传心理学常识、心理健康的常识及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技巧等丰富的内容。“许多学生在浏览的同时还对我们的栏目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与建议,大家已经接受了这种方式。” 刘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