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故事中,艾瑞克森具体示范出应付抗拒心态的有效方法。
当我在凤凰城首次进行催眠疗法时,某位医师来电要求接受治疗。他的语气令我心生警惕:“这下可麻烦了。他竟强行要求我将他引入催眠状态。”我排定他次日前来就诊。当日,他一进办公室即迫不及待地表示:“现在就请着手将我催眠吧!”
可想而知,我失败了,无论用尽各种方式均不奏效。我于是说道:“对不起,我得先离开一会儿。”我转而进入厨房,向协助我工作的一位亚利桑纳州立大学女生求援:“艾儿丝,在我办公室内有位对催眠极为抗拒的个案。我急需你的协助。不过,我得先将你引入催眠状态——梦游式的催眠状态。”
随后,我与被催眠的艾儿丝一同回到了办公室。在那位口口声声请求被催眠却满心抗拒的求助对象面前,我将艾儿丝的手臂高高举起,示范被催眠者全身僵硬的情形。接着,我对艾儿丝说道:“艾儿丝,请走到那位男士身边。我要你一直保持如此站姿,直到将他催眠为止。我会先出去一会儿,过十五分钟后,我再回来。”
他的抗拒原本只针对我而来。此外,谁又能对一个早被催眠的人传送出的催眠讯号心生抗拒呢?当我再度回到办公室时,果不其然,,他早已进入了深度的催眠状态。无论如何,你应设法绕抗拒而行。你尽可能在个案坐在那张椅子上时引发各种抗拒,然后后再请他坐另一张椅子上。他因此有机会将各种抗拒留在原处。一旦转身坐到这张椅子上时,他已不再拥有任何抗拒。
当艾瑞克森在最后谈到“引导抗拒”(d irecring resistance)时,他运用的原则与他将某种症状“引导”或“安置”在某一地理位置如出一辙。例如,他会让求助的个案坐在某张椅子上,充分体验面对飞机的恐惧心态。他设法引导个案“在那张椅子上具体经验内在恐惧的感受”,接着再请个案“将恐惧留在那张椅子上”。此举暗示着个案将不会在任何其他地方经验此类恐惧,除了那张椅子之外。